廚房設計公司在設計食堂廚房排水溝時需兼顧功能性、衛生安全與耐久性,具體實施要點如下:
一、基礎結構與尺寸設計
-
?降板與坡度要求?
- 廚房排水區域需降板30cm以上,以滿足排水溝安裝需求,溝底坡度建議≥0.5%,長度不超過10m以保證排水效率。
- 排水溝寬度一般為200-250mm,深度200-250mm,若建筑層高受限可采用階梯式設計調整高度。
-
?流向與分區隔離?
- 排水流向應從高清潔區(如備餐間)向低清潔區(如粗加工區)流動,避免污水逆流污染操作區域。
- 大型廚房設備工程建議采用明溝+排水管道結合的方式,便于快速排放沖刷地面的瞬時大量污水。
二、材料與工藝規范
-
?溝體材質選擇?
- 優先選用不銹鋼材質制作明溝,或溝底兩側貼白色瓷磚,確保耐腐蝕、易清潔。
- 暗溝需設置可拆卸檢查口,材質推薦耐熱塑料管(降板區)或鑄鐵管(其他區域)。
-
?關鍵節點處理?
- 溝底陰角采用圓弧加工工藝,減少污物堆積;明溝末端需設截留槽過濾殘渣,再接入主排水管。
- 地漏蓋選用黃銅/不銹鋼,排水口加裝≤10mm孔徑的金屬篦子,防止鼠蟲侵入。
三、配套系統與衛生防護
-
?油污處理裝置?
- 所有排水點(除洗手盆外)需安裝不銹鋼隔油器,并集中設置二次隔油池后再接入市政管網。
- 火鍋店等重油污廚房需單獨配置油水分離器。
-
?防臭與清潔設計?
- 排水溝蓋板需可拆卸,便于日常清理;暗溝檢查口定期維護,防止堵塞。
- 避免“田字型”排水布局或過度使用明溝,以免增加清潔難度與衛生死角。
四、施工誤區與改進建議
- ?誤區?:盲目全區域布置明溝或僅依賴管道排水。
-
?改進?:大型食堂優選明溝+管道組合,小型廚房可采用暗溝帶檢查口。
- 提前預留擴容空間,如管徑按DN75設計,適應未來設備增加需求。
通過上述設計規范與細節優化,可確保食堂廚房排水系統高效、衛生且易于維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