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動線設計原則
1.?潔污分流?
嚴格區分食材、人員、器具的清潔區與污染區動線,避免交叉污染?
主副食流線需獨立設計,從卸貨、驗貨到加工、配送形成閉環流程?
2.功能區域連貫性?
粗加工、烹飪、備餐等核心區域應集中布置,減少搬運距離?
工作人員動線需包含更衣、淋浴、消毒等流程,確保衛生規范?
二、衛生安全原則
1.通風與排污系統?
配置強效排油煙系統,結合自然通風保障空氣流通?
地面采用防滑材質(如紅鋼磚),排污溝需平整且設防鼠措施?
2.避免交叉污染?
生熟加工區嚴格分離,設備布局需符合“生進熟出”單向流程?
清潔區與非清潔區需通過氣壓差(清潔區氣壓更高)防止氣流倒灌?
三、功能分區與設備布局
1.核心區域劃分?
明確粗細加工區、烹飪區、餐具洗消間、庫房等功能分區?
庫房應靠近卸貨區,減少運輸距離,且分類存放主副食與冷凍食材?
2.?設備選型與合規性?
廚房設備需符合衛生防疫、消防、燃氣安全等規范,并預留檢修空間?
照明系統需保證操作區亮度(4000K中性光),便于食品加工與衛生監控?
四、流程優化與應急設計
1.高效生產流程?
加工流程需符合“黃金三角區”理念(存儲→清洗→加工→烹飪→配送)?
采用自動化設備(如洗碗機、垃圾處理器)提升效率?
2.?擴展性與安全性?
預留調整空間以適應未來設備更新或流程優化?
緊急出口、消防通道需符合《綜合醫院建筑設計規范》要求?